2017年医院销售20强药企排名(CPA数据)
日期:2018/4/29
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昨日公布了2017样本医院药品采购数据。
医院采购额前20名的药企,共计11家本土企业、9家外资企业。TOP 20 药企占据医院药品市场近35%的市场份额,6.4%的增长率高于2017年全国医院用药平均值。
2017年医院药品采购额
排名前20名制药企业
排名
|
制药企业
|
份额
|
增长率
|
1
|
辉瑞制药
|
3.50%
|
9.30%
|
2
|
阿斯利康
|
2.70%
|
10.70%
|
3
|
扬子江药业
|
2.40%
|
11.80%
|
4
|
恒瑞医药
|
2.30%
|
13.00%
|
5
|
齐鲁制药
|
2.30%
|
0.70%
|
6
|
赛诺菲
|
2.30%
|
10.10%
|
7
|
诺华
|
2.00%
|
4.70%
|
8
|
拜耳
|
1.90%
|
8.80%
|
9
|
罗氏
|
1.90%
|
12.80%
|
10
|
正大天晴
|
1.60%
|
5.60%
|
11
|
复星医药
|
1.50%
|
-2.20%
|
12
|
费森尤斯卡比
|
1.40%
|
8.70%
|
13
|
四环制药
|
1.30%
|
-14.30%
|
14
|
石药集团
|
1.20%
|
6.60%
|
15
|
上海医药
|
1.20%
|
3.10%
|
16
|
默沙东
|
1.20%
|
5.30%
|
17
|
科伦药业
|
1.00%
|
-3.90%
|
18
|
百特
|
1.00%
|
4.20%
|
19
|
豪森医药
|
0.90%
|
13.90%
|
20
|
北京泰德
|
0.90%
|
8.40%
|
|
TOP 20
|
34.50%
|
6.40%
|
本排行榜是依据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样本医院2015年至2017年医院购药信息,选取连续样本进行统计分析,其中三级医院占69.0%,二级及以下医院占31.0%。
从地域上看,跨国企业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大部分重点治疗领域采购额排名第一,本土企业在东北、中部市场占据较多领先位置。部分本土企业在其当地医院市场表现不俗。
2017年全国医院用药增长率为3.3%,虽然相对于2016年的9.0%增长率有所放缓,但仍然保持了3%以上的增长势头。三级医院做为医院终端的主要市场,其增长与全国医院用药趋势保持一致,2017年的增长率为3.6%。
按照药品分类统计,依然是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、全身用抗感染药物、消化系统及代谢药采购额居前。近年来,神经系统药物的医院采购额一直稳中有升,2017年位居第四。
从重点治疗领域看,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大类以跨国企业产品居多,本土企业产品在神经系统药物大类中占据绝对优势。各治疗领域中,十强药企集中度差异明显。
统计各个治疗领域中各企业生产的该治疗领域下药品市场份额之和,企业集中度最高的治疗领域为全身用激素类制剂(不含性激素)药,有约75%的该类药品市场份额集中在销售金额份额排名前10的十强企业中,其次为呼吸系统药物和肌肉-骨骼系统药物。这三类治疗领域的销售份额均较小,而销售份额最大的抗肿瘤和免疫调节剂领域的企业集中度相对较低,为47%。
信息来源:药学会
|